首页 > 公告动态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

时间:2017-02-24



前言

中国新年,带动世界进入“春节时间”。“中国风”吹遍五洲,“中国红”红遍全球,春节跨越国界、引发共鸣,成为“世界节日”,正在于它所承载的,是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是立足千年传统的“东方智慧”。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源,亦是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之本。

近年来,中国发展令世界瞩目,支撑古老中国骐骥一跃的,有道路选择、有理论引领、有制度优势,也有文化力量。中国古代有“九鼎”之说,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政权象征,更是文化赓续、文脉传承。由商周而汉唐、而宋明、而今日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春节之际,催动无数人返乡脚步的,也正是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各种以传统文化建设乡村的实践……越来越多人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水脉、瞩望文化复兴。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地基和屋顶,都因文化而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不虚、不私、不妄”的真情;以古代典籍中的典故、名句,讲述治国理政的道理;要求“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念兹在兹,正是因为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因而视之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喻之为“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毋庸讳言,我们有过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困惑与犹疑。中国历史上,有“三晚”之说——晚周、晚明、晚清,都是社会文化断裂期。1842年,英军陈兵南京城下,中国被抛入“全球时间”。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洋务、变法,经革命、战争,经建设、改革,不到200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及至今日,面对传统,人们往往有“雾里看花”之惑;面对世界,又难免有“乡愁何寄”之困。在不少人那里,“中国风”不过是丝绸、水墨、大屋檐的符号堆砌,节日的行礼如仪敌不过电商促销的广告,人际的传统美德被消费社会的物质战车甩在身后。在现代化的轨道上疾驰,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游弋,我们急需重新定义自身。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身份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把传统等同于“复古”“守旧”;更不是“去中国化”、毁古搬洋,把传统一概视之为“糟粕”“落后”,而是要返本开新,看到我们是站在5000年的文化河床之上、是扎根960万平方公里的文化土层之中,以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的文化传统,不仅孕育了这个从未中断的“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之文明,而且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罕有的一个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奇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所在,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更是我们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底气之所在。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独特的智慧和价值屹立东方。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孔子的“仁者爱人”,从周易的“阴阳五行”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礼乐相和的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中古时期,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在西方巡演,京剧的魅力震惊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中餐、汉字、孔子学院走出国门,架设起沟通东西世界的桥梁;2017年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绽放中医影响力……中华文化也以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基因,打开着全人类的文化场域。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我们以包容与创新的气质走向未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中华文明不仅在器物上曾给世界巨大贡献,在精神上同样能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附文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

古人就懂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时抓的道理,《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广为人知的表述。毛泽东也曾说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经过30年来的卧薪尝胆、生聚教训,我们的经济成就举世钦佩,现在是推动文化建设最恰当的时机。

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是21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它的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最大限度凝聚全民族的人心。这方面可做的工作很多。

第一,要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正本清源。特别是十年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浩劫。我们至今没有系统地清理。某些负资产还在被当作精神资源在继承。为此,我们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中央文化工作会议,制定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战略,使我国的文化建设以新的姿态展开。

第二,要澄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是大非。有些人把列强人侵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文化,可谓无理之极。印度没有孔子,不照样成了英国的殖民地?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没有儒家,不也没有摆脱被外敌奴役的厄运?德国是世界上古典哲学最辉煌的国度,群星灿烂,大家辈出,可是德国一度走上法西斯道路,而德国人总结历史教训,从来没有人将责任推给康德、费尔巴哈,因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可见,把挨打责任推给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化自谴,既不符合事实,也不能解决问题。此外,由于真正研究儒家原典的人不多,大部分民众还在承继极左时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例如“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并非如许多人理解的那样,是要灭绝人性。类似问题不必回避,应该认真应对,实事求是地回答,这对于认识中国文化有积极意义。

当年,印度被英国殖民者侵占,甘地领导民众进行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印度上下曾热辩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旦占领军被赶走,那么是用英国文化还是印度文化来管理印度?如果依然用他们的思想管理,则自己在思想上已经被侵略者征服了。中国社会如何管理,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依靠本民族的智慧,走出自己的路来,当然,这并非一概排斥外国的优秀文化。

第三,新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既包括价值观、人格修养、礼乐文化、国家庆典、文化传播等大问题,也包括民族服装、节庆仪式、公民仪轨等细节性的问题。有些细节性的问题,却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例如民族服装问题,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这是本民族的文化标志。当年孙中山建立民国,就意识到中华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表征,因而创造了“中山装”,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欢迎。后来海峡两岸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都穿中山装,体现的正是共同的文化渊源。如今,我们把西服当作中华民族的“正装”,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有负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13亿中国人民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民族的服装!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谦敬典雅为荣,民国时期曾经颁行过《公民仪轨》,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如能结合现实重新制定与推行,可以提升民族的文明素质。

第四,鼓励文化创新。中华数千年文明,代代都有重大的文化建树:先秦有诸子百家,两汉有经学、《史记》、《汉书》,魏晋有玄学,隋唐有佛学、唐诗、古文,宋明有理学、二程、张载、朱熹,清代有考证学、顾炎武、戴震、钱大听,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又一座丰碑。如今,我们建国已经60周年,到百年国庆之时,我们将用什么样的文化成就向历史交代?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我们在文化领域陷于低谷,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如何走出低谷,走向繁荣,需要在战略层面谋划。

第五,大兴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之风。当年毛泽东曾经把“历史知识”作为“指导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一。今天,我们不应该连这一条也做不到。明清之际,欧洲传教士来华,曾带回去大量中国文献,经过他们的翻译、介绍,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连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都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欧洲有些教廷规定,凡是行将前往中国的传教士,必须先行学习儒家经典,因为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国站稳脚跟。目前很多人是在动乱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多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需要补课,建议大家多学习研究传统文化。这样,今后至少不会再出现拆毁文物盖新楼的蠢事了。



扫一扫,掌握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动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