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动态行业动态

西沐:艺术金融理论与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2017-03-03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的拓展,中国艺术金融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些全新的业态,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次博士生课程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举办的。作为这次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的首席导师,我想谈四个方面的话题。

一、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是优势整合的结果

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是由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与著名高校联合主办的,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的开办,首先显示了高端权威政策与研究机构对这一领域发展的高度关注。其次,该博士生课程班的开班,是当下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理论体系架构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标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基本上架构起了以《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画市场概论》、《中国画当代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管理》、《中国艺术品市场征信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计量学概论》及常态化发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等学术著作,基本建构起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理论体系;基本建构起了以《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艺术金融学引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份额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及“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为核心的研究著作及课程,也基本建构起来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学科体系,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不断向纵深探索的重要理论支撑。第三,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的开学授课与我在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开设并招收的艺术金融产业博士招生方向可谓是一脉相承,是在社会巨大需求的推动下,人才培养走向深入的一项系列工程。第四,以我们参加推进的案例研究,如潍坊银行质押融资、陕文投艺术金融生态链、南方文交所艺术品实物集成电子化交易、文交联合泛影视娱乐IP衍生品大众化交易、易拍全球的金融服务、艺术品保险、艺术财富管理平台化建设等课题与案例等,在以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的开学授课为契机,依赖市场机制的力量,依靠平台化的整合机制,会不断地推动艺术金融产业链延伸,从而有效地促动艺术金融、金融化不断向纵深进发。

同时,此次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还组织了以首席导师为首的较为庞大的业内知名导师团队,共分为专业理论导师、专题研究导师、鉴赏素养导师、实践应用导师与课题研究导师等五个板块。并制定了以系统理论学习为主,专业技能、基本素养、实践实务与课题研究等相互补充的课程板块,有利于解决 学习贯通的问题。我们知道,艺术金融是一门尚处于经验形态的学科,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很多,学科的稳定性与支撑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理论前沿与实践一线的一体化。可以这样说,艺术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践一线太需要理论的引导,而理论前沿的研究也更需要来自实践一线的支撑。

二、探索解决艺术金融需要什么人才及怎样培养问题

1、人才培养是艺术金融发展到今天,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急迫的问题。

我们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结果。在中国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艺术金融是绕不过去的核心环节。由此可见,有关艺术金融方面的人才要求与培养方向,更为专业、更为重要、更为急迫。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急需大量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

二是艺术金融是一个新的业态,艺术金融是一个新的课题;

三是艺术金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创作发展阶段,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急需在多点进行创新突破;

四是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是前沿理论问题,更是前沿实践问题。问题的复杂、困难程度已经超出了问题本身。需要多专业、多领域,整合相应的优势力量与能力,协同攻关。以上这些问题,如果离开人才,离开人才培养这样一个基础,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2、中国艺术金融人才应该具有的特点,总的来说艺术金融这个业态的特点决定的。

除了艺术金融人才除了具备人才应有的一些通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有自己的一些基本特质。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艺术金融人才在智能与实践结构上要求是跨界的。突出表现在:在智能结构上要跨学科,在前沿实践创新中要跨领域。

二是艺术金融人才的行业经验的学习积累是关键。行业经验积累包括:金融的、艺术的、市场的、产业的;

三是艺术金融人才国际化视野是前提。国际化包括:一是要有国际视野;二是要精通中国市场,知道如何融合发展;

四是艺术金融人才要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动态变化的需求。其中,适应的根本还是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

3、关于如何艺术金融人才如何培养问题。

如何进行艺术金融人才如何培养,目前我们还缺乏两个比较重要的前提:一是对艺术金融的内在规律,我们目前还缺乏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提出相应的培养目标与需求;二是我们的艺术金融发展业态展开正在进行,实践中的问题、难题等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特别是相应的运营、技能等的进一步规范、深化尚需时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应该强化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视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的跟踪与研究,建构能够适应当代艺术金融发展需要、面向未来的艺术金融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是围绕前沿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政、研、学的协同创新研究,在研究中建构理论、培养种子人才,形成教育案例;

三是积极发展相应的行业管理组织,重点推动艺术金融人才培养问题;

四是在具体的实践运营过程中,培养团队,培养针对性更强的艺术金融发展人才。

三、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的重要特色

艺术金融是一门尚处于经验形态的学科,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很多,学科的稳定性与支撑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我们特别强调的是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实践一线的一体化。

可以这样说,艺术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前沿实践与实践一线太需要理论的引导,而理论前沿的研究也更需要来自实践前沿与实践一线的支撑。同时,我认为,作为首席导师的职责,无外乎四个方面:一是引领学术方向;二是训练研究方法;三是规范学术行为;四是贯通实践应用。

我们希望,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在今后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实现三个突破,不断达成三个目标:

1、三个突破:

第一,对艺术金融理论进行整合,不断系统化,并进行系统化学习。

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突出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融合的突破。

第三,整合教学方式,实现面授、自学、指导与顾问一体化的突破,将教学过程向实践运作环节延伸。

2、四个目标:

第一,从深度与广度上突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

第二,掌握艺术金融产业链各环节的实践,对关注的重点环节可上手操作。

第三,贯通前沿理论与实践,面向实际问题,活学活用。

第四,通过相互学习来拓展人脉,整合资源,在运营层面上形成相互的支持支撑推动各自事业的发展。

当然,就像我刚才说到的一样,由于艺术金融是一门经验形态很强的学科,除了坚持教学相长以外,还需要加强学员与学员之导师与导师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学习互动。只有我们掌握了先进的理论、实践的阵地与社会的资源,我们才能成为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四、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是一次重要探索

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是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与西安交大的首个战略合作,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发挥文化部的政策、人才、资源等优势,在培训内容、方向、方法、政策等多方面给予了更加权威与有效的支持。而高校的参与更是基于自己的需求,面向自己的学科建设与需求,设定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目标与需求,使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从一开始就更加强调权威性与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型,对业界流行的一些模式来说,是一种创新,具有很强的标示意义。这种标示意义,最为主要的体现在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一是理论的系统性;

二是应用的专业性;

三是培养的针对性;

四是导向的政策性。

可以说,由于培养工作充分落实以上四个方面的特性,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专业性、职业化与对宏观政策认知与把握的敏感性,为艺术金融创新发展探索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继续深化发展的可能路径,值得进一步扎扎实实地探索,深化创新。我们相信,这一创新模式,为艺术金融及其产业人才的培养,创出一条新路。(根据西沐在艺术金融博士生课程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整理)




扫一扫,掌握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动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