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动态行业动态

艺术在商业业态创新中的多样可能

时间:2017-07-05



艺术展览拉动城市的旅游业

艺术展览不仅可以发展艺术文化,同样可以带动一座城市的旅游业。虽然对于当地城镇来说展期只是一段时间,但是很多展品在展览后将长期遗留在城市当中,成为这座城市的公共艺术,甚至发展成为这座城市的标识。

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并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每届双年展的时候,人潮攒动。先不论艺术销售是多少,艺术旅游却是发展的很好,据数据显示在2009年11月22日威尼斯双年展闭幕时,双年展的组织方宣称今年有超过375,000位观众参观了展览,很轻松的就超过了2007年参观展览的319,000人,增加幅度到达了18%。在有如此壮观的参观人数的情况之下,组织方也进行了参观人群的分散,展览正常情况下能容纳的日平均参观人数为2,223人,而在周末平均日参观人数达到了9,761人。

▲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息”展览现场,不息地图

而同样是世界三大艺术展的卡塞尔文献展也是如此,作为先锋艺术的实验现场,卡塞尔文献展已不仅仅属于德国,它已经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坐标,是西方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的时代镜像。卡塞尔文献展使得卡塞尔这个城市之名与一个艺术展览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卡塞尔这个名字蜚声各国,同时也带动这座城市的旅游业。

▲卡塞尔文献展 现场

除了卡塞尔、威尼斯这样的大展外,还有一些小城镇也因为艺术而带动了经济发展。越后妻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越后妻有是日本的一个小城,那里交通闭塞,长久以来保留着日本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又因日本城市化的发展,大批量的人向城市转移,导致这座小城老龄化问题严重,因为壮年人群的离开而导致丧失了农耕时代的生机。留守居民的生活与生产陷入了衰退境地,山乡的原始风景也将被忘却。面对这些状况,日本当代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提出了要用艺术改变现状的想法,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理念,希望用艺术使越后妻有成为“展示人类与自然如何建立关联的示范区”。这在当时看来颇为天真,但后来却成为了推动整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奇妙力量。“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从2000年第一届至今,共策划了6届“大地艺术节”,每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创作。共有350多组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参与。策展人北川富朗生用艺术的方式复活了这座小城,使它从衰退的境地走向了繁荣,从无人喜爱的小城变成了如今旅游热门城市。

▲《最后的教室》 ChristianBoltanski & Jean Kalman

▲《梯田》,Ilya&EmiliaKabakov

和日本的越后妻有不一样的是,中国乌镇本身的旅游业就发展的不错,而国际艺术展的加入使这座小镇更加繁荣,并且增加了乌镇的文化性。在2016年乌镇举办的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展中,邀请了包括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达明·赫斯特、荒木经惟、弗洛伦泰因·霍夫曼、隋建国等,展览的艺术家阵容堪称豪华。作为首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主策展人的冯博一对这次工作成果的总结是“还可以”。他也坦承在实验性、学术性、话题性上,首届艺术展是有所欠缺的。不过从旅游的角度来说,乌镇艺术展还是比较成功的,此次的参观展览的观众大概有两类,一类是来旅游的,正好赶上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程来的,有些艺术学院组织师生来看。策展人冯博一表示第二届可能会有大的变化,更强调实验性、社会性,甚至事件性,更突出学术层面。我们通过此次展览可以看到中国在艺术旅游上的潜力是巨大的。

▲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装置《反转的全景房》


引进艺术展览带动商业消费

如今艺术展览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从最初的免费观展到如今的票价20元、40元、80元、甚至是200元;从最传统的只有架上艺术形式到如今新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互动装置以及沉浸式艺术体验已成为人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其中展览发展速度最快的就要数上海了。

在过去,艺术展对普通职工来说难免有些望洋兴叹,它们大多在博物馆、艺术馆或美术馆举办,室内装饰高雅,参观者也多为一些艺术家或从事艺术工作的相关人士。随着近几年艺术展览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扩大,艺术与商业、市民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之前,上海K11举办的“莫奈特展”大获成功之后,在商业空间举办艺术展的方式就流行开来。

▲ 上海K11艺术中心

据数据显示,K11举办的“莫奈特展”中52件印象派大师作品的展出给K11带来的很大的变化,2014年3-6月为期3个月的莫奈特展观展总人数超过40万人次,展览期间K11的人流量比春节黄金周上升40%,商场的营业额也增长了30%,并推动商业租金提升70%,而同期办公租金涨幅仅为30%。2015年11月的销售数据仍是增长态势。展览方的收入并不只有门票,还包括近800种与特展相关的衍生产品,其展览衍生品种类接近800种,而几乎所有逛完莫奈展的顾客都会前往艺术商店购买纪念品,衍生品收入最高,占比达到总收入的43%,超过门票收入,达到3960万元。

▲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莫内展 火爆现场

▲ 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3月起展示莫内的40幅画作

K11举办的“莫奈特展”的成功,带动了一系列商场艺术展的热潮环球港的毕加索展,静安嘉里中心的米罗版画展,南京东路的悦荟生活广场完成了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展览,还有iapm的微型雕塑艺术家Talwst作品展,这些移植了部分传统博物馆美术馆的布展和参观经验,却并不与之完全相同的商场艺术展正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的扩大和兴起,日渐频繁地渗透到城市人群的生活中。

▲ 上海新天地举办的“早期蒙娜丽莎”展的作品现场

▲ 上海瑞虹天地月亮湾正式开幕上的沉浸式音乐光影表演 “Entropia 音浪来袭”

与越来越多相对于城市里越建越密的私人和民营美术馆,越建越远离市中心的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相比,大型商业活动中心举办美术展览的很大一个优势在于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周边相对齐全的配套设施,让等候参观和参观完毕的人群有更长时间和更多的娱乐选择,整个与艺术相关联的活动中可以充满四溢的咖啡香,也不必为了去一趟美术馆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而另一方面,商场也可以借助艺术展拉拢人气,带动客流量和商场消费。展览也由此能够更贴近大众生活,给市民提供了一处娱乐休闲的去处。艺术与商场的跨界是多方共赢,k11的成功案例将会在现在以及未来给更多商业中心带来模式的创新。


藏在艺术博物馆里的“商机”

除了在商场中,艺术博物馆也在实行着小商机。尤其近年私人美术馆的崛起,高昂的运营费用,已无法是门票所能负荷的了,各家美术馆正纷纷找寻应对之策,除了靠外界的资金扶持外,能实现自主创收才是王道。

在既要保证客流量,又要提升美术馆自身品质的前提下,衍生品与餐饮服务就成了近年艺术博物馆的一大重头。

如今衍生品已成为博物馆的救星。故宫博物院靠卖文创产品一年创造了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这是多少上市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数字。而故宫,仅靠一些耳机、折扇、文化衫就轻松赚到了。故宫的成功给了后来者更多的信心与商机的可能。

而在餐饮服务方面,国外的博物馆则显得更有远见。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美术馆、卢浮宫等等著名的艺术机构,都有着独立且精致的餐厅空间。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谁能想到在美术馆里竟还藏着一家米其林1星餐厅,这家名叫nerua的餐厅,他们不仅仅烹饪菜品,更努力将艺术的观念阐释到餐饮的语境之内。当然,餐厅不仅仅只是对观众提供服务,MoMA的官方就表示,如果主办方或赞助方愿意,MoMA也可以直接为馆内所举办的大小活动提供餐饮服务(Art Food Catering),而这部分是额外收费的,这会成为艺术博物馆的一项附加值。

当然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西方的消费意识比国内高,当这一方案实施会不会水土不服。在上周开始的大英巡回展可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前几天,上博推送的一条图文《以吃货的方式打开大英特展》在朋友圈刷了屏,有人评论:冲着周边和甜点,也要去看展。通常的文创产品,都是贴纸、文具、冰箱贴等等,上博这次居然直指“口腹之欲”,如此“接地气”,又做得非常“高大上”。

来感受一下,比如这两款曲奇,运用3D技术建模呈现Q版的伊西斯和芭丝特,这两位是古埃及人信奉的神明。伊西斯(Isis),意为“王座”,是一位忠贞善良的女神,保护者。常以展翅的鸢鸟人形出现,象征着生命与健康;而芭丝特(Bastet)是猫头人身的女性形象,据说是月神贝丝的化身,被当作丰产和康复之神加以崇拜。感觉这一口,配上一杯印有芭丝特的拉花咖啡,留在嘴里的满满都是文化。

上博艺术品有限公司胡绪雯总经理表示,这次大展的文创品,我们早在半年前就开发了,大大小小的会就开了不下十次,这是上博开馆以来从未有过的,我们共推出了50多种衍生品,加上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衍生品,总共可以供应160多种,价位从二三十元到1300元。便宜的是面具和食品,最贵的是首饰胸针,都卖得很好,尤其是文创食品卖得这么火。

上博大英展的火爆程度,或者说是文创产品的成功,都为我们带来了信心。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市民对艺术的热情,这股热情会带动整个艺术市场的消费,以商业为名实现更多可能。


结语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已越来越多,并且已经培养了一部分市民的消费习惯,可以看到大众对艺术和文化是喜爱和渴求的,而如何能将这种情绪转换成商业模式,还有待更多发掘。





扫一扫,掌握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动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