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告动态艺品鉴藏

「鉴赏」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

时间:2016-11-17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


齐白石曾几次与友人谈起一生艺事,都把自己诗的成就列于书画印之上,曾有句:“我到九原无愧色,诗名未?画名低”,他的诗不受传统规矩束缚,外淡内真,俗中蕴雅,恣肆却不粗豪,灵秀而仍明快,与他在画印中显露的风度并无二致。清中期以降的艺术家,以金石入书画,再以书画参金石,进而工于诗词者并不鲜见,潘天寿谓“三绝”不足以概之,应扩为“诗书画印四全”。能擅此四全而对近代中国美术史影响巨大者,齐白石当为重镇。

艾青说:“我特别喜欢他的诗,生活气息浓,有一种朴素的美。”

白石幼时家贫,识字无多,属“先天不足”。27岁时才因作雕花木工的偶然机遇得识乡贤,开始正式拜师学习。特定条件决定了他一生创作的支点首重天性,并不泥于古人藻篱。他把40岁到50岁后的诗作编定了第一部《白石诗草》,此时为其发展期,之后诗风一变,66岁至71岁时的诗又出了第二部《白石诗草》,直至辞世。

 

通读三百首 自通有佳句

他学诗始读《唐诗三百首》,用同音的熟字自注生字读音,以此“笨法”记忆。在其师胡沁园的诗文雅集中,他交上了一首七绝处女作,其中“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馀甘”的句子受到乃师称赞——“不但意思好有寄托,而且十三覃的甘字韵压得工稳”(《白石老人自述》)。虽只初学,但入门起点即不低,受到意外鼓励,白石从心怀忐忑到兴致勃发,进而入“龙山诗社”、“罗山诗社”,开始与乡里文人相互酬唱。

早年遗留手抄本《寄园诗草》多为唱和诗,少数为写景与题画诗。写惜别、思念、相遇、夜话、叙旧,也表达习诗的艰苦、对师友的感激等。如:

“诗仗友删裁句易,书无钱买课儿难。小窗依膝天寒夜,字写芭蕉映雪看。”

“问道幸从三益友,删诗难得不凡才。”“好学始知贫不贱,论交何幸友兼师。”

“北风携手耸吟肩,山色苍茫正暮烟。想入非非无觅处,数声钟出白云巅。

此间诗作带有较强的摹仿痕迹,像这样的闲情逸致,与齐白石当时的生活情调并不相近,而更多出自对古人相应情调的摹写。对于语言的把握亦然。

 

 落日呼牛见小村  借山诗集追冬心

 此诗集约抄写于一九一六年四月至一九一七春到北京之前。

樊樊山评:“濒生书画皆力追冬心,今读其诗,远在花之寺僧之上。真寿门嫡派也。”“凡此等诗,看似寻常,皆从刿心肝而出。意中有意,味中有味,断非冠进贤冠、骑金络马、食中书省新煮饪头者所能知。惟当与苦行头陀在长明灯下读,与空谷佳人在梅花下读,与南宋前明诸遗老,在西湖灵隐昭庆诸寺中,相与寻摘而品定之。”

此集作品多写安居生活,包括农事、会友、写景、写人、酬答、题画等等,意态安详、闲适而自足,典型的诗是这样的:  

筠篮沾露挑新笋,炉火和烟煮苦茶。 
肯共主人风味薄,诸君小住看梨花 

——《小园客至》

野雀山狸惯一家,扰人鸡犬觉声哗。 
半春俗客亦无到,昨夜东风开李花 

——《花朝后四日小园看果木》


前村雨过稻粱齐,送老相亲只杖黎。 
背岭出游当岭返,宅居不惯辨东西。 

 ——《雨后闲行》

以悠然自得的心情描绘“落日呼牛见小村”、“细看晨露贯蛛丝”的乡居生活,描绘睡迟、梅开、野望闲行、夏日高卧、秋日山行、舍外饮酒等等。

“这十年来,喜读宋人的诗,爱他们轻朗闲淡,和我的性情相近。”

——《白石老人自传》

齐白石此时期的诗,写出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状态,再不像《寄园诗草》那样生硬摹仿前人了。他超越了摹仿,进入了自由抒写的阶段。

 

源自生活的率真与妙想

齐白石的题画诗都是有感而发,或直陈心曲,或借题发挥,或联类喻比,表达出彼时彼地的处境、心曲,以及对人生、艺术和画史的看法。即便不很讲究修辞、韵脚或平仄,也多有生活气息、率真感情或妙想奇思,在二十世纪的题画诗中独树一帜。试举例:

乱涂几丛树,远望得神理。 
漫道无人知,老夫且自喜。

——题山水

 

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 
荒山冷雨何人买,寄与东京士大夫。

——题山水 

十年种树成林易,画树成林一辈难。 
直到发亡瞳欲瞎,赏心谁看雨馀山。

——题雨后山村图 

有色青松无恙风,太平山水在胸中。 
鬼神使之非人力,他日何人识此翁。

——题山水

未工拈箸先拈笔,老手何时始值钱。 
颓管有灵非学力,忽然花草忽山川。

——题山水杂以花草 

这几首作于一九二四、一九二五年间的诗,都是说山水画。齐白石初到北京,画山水很多,但除了陈师曾、胡佩衡少数友人之外,其粗简风格不大受欢迎,很少能卖。他很看重自己的山水画。正是这种自信,支撑着他一往无前的探索和创造。 有东坡放翁之旷达  无义山长吉之苦吟

一九一七年,齐白石避乱移居北京。到一九三三年春,自编了八卷本《白石诗草》(原题《白石诗草二集》),用语多“白话”,情感“多愁”,正是这几年白石诗歌的两大特色。作于一九一八年的《题画樊樊山先生京师》大约是齐白石最长的一首歌诗,纪述他与樊樊山的交往,回顾从远游到兵乱的十五年经历,集纪事、写景、述怀为一,洋洋五十余言,苍浑沉郁之气贯注全篇,最后写道:

“细雨横风宾客老,轻裘缓带故人非。可怜身世寒蛩似,号向人前听者稀。”

“我欲借公门下住,秋雨打门红叶飞。”

此间诗作也有直接描绘兵灾、劫掠、乱离,抒写焦虑、痛苦、压抑的心境。如:

“祝融天际白云寒,南北相征战未还。”

“月黑龙鸣号夜鸟,一时逃窜计都无。”

“七月玄蝉如败叶,六军金鼓类秋砧。”

“五洲一笑国非亡,同室之中作战场。”

“四顾万方皆患难,诸君挥泪再思量。”

“愁似草生删又长,盗如山密难铲平。”

 也有描写了初到北京时的生活与心境

“大叶粗枝亦写生,老年一笔费经营。人谁替我担竿卖,高卧京师听雨声。”(这是说在北京卖画的艰难)。

“芦荻萧萧断角哀,京华苦望家书来。一朝望得家书到,手把并刀怕剪开。”(写思念家人又担忧家人的心情)。

“禅榻谈经佛火昏,客中无物不消魂。法源寺里钟声断,落叶如山昼掩门。”(写居住僧寺时的困顿和寂寞)。

王仲言在《白石诗草二集·跋》中说,这时期之诗“有东坡放翁之旷达,无义山长吉之苦吟”,这一阶段诗作,取材之广,内容之富,体悟人生之深,驾驭语言能力之强,超过了前一时段之诗,在白石晚年诗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白石一生诗作约3000多首,由工而画,由画而文,而诗,初战告捷一发不可收,却又因与王湘绮同游滕王阁,王倡议联诗,先唱了两句“地灵胜江汇,星聚及秋期”,而“王门三匠”面面相觑,都没有联上,因而惭然去掉自己斋室“借山吟馆”中的“吟”字,不再妄称“诗人”。而到老时,又入化境:“50岁后皆口头语,不为诗也,”作品更真醇可爱。对于之后褒贬皆有的评说,正如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诗,写我心里头想说的话,本不求工,更无意学唐学宋,骂我的人固然很多,夸我的人却也不少。从来毁誉是非,并时难下定论,等到百年以后,评好评坏,也许有个公道。”

 

 

 

 

 

扫一扫,掌握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动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