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齐白石画花鸟,一代精神属花草
自唐代以来, “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蝉虫又次之。”宋代《广川画跋》里记述了草虫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历史上草虫一直不被文人看重,直至齐白石,才颠覆了草虫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齐白石的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翘楚。其实,齐白石的作品从来没有“高大上”的空洞说教,在他看似平凡的画面里处处体现着人性的自尊与自爱,笔里墨里渗透出的多是老人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慧人慧心。他的艺术既有人间情味,又具风雅之趣,在亲近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是脱除庸俗的心性与人间情感的温馨。
齐白石作画中
齐白石画作欣赏
《花鸟工虫册》(9520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这套十三开册页创作于齐白石早期,题识于1942年,是齐白石艺术巅峰之作 。
册页中的工笔草虫情趣盎然,笔墨清雅,工整细致有天真之态,是荣宝斋70、80年代木板水印的母本。白石老人对此册钟爱有加,亲笔题名为《可惜无声》,意指画中草虫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态逼真无以复加,实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只可惜无声。
广豳风图 设色绢本 1921年作(880万元,2005年7月中贸圣佳)
老人画工笔草虫,非常细致,有细到纤毫毕现的程度。草虫的触须细而长,真有一触即动的感觉。这是细笔中形神兼备的表现,是详细地观察草虫动态之后才能描绘出来的。此册中双蜂扁豆,甲虫谷穗、墨蝶荷瓣、螳螂红蓼等用笔用色虽与晚年所绘工笔花卉草虫有所不同,却于朴拙中见真性情。
工笔草虫册页 (1750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
此册全面展现齐氏早期笔下工虫面貌,是其早期工笔草虫的集大成者。通过自题“此乃吾工写之首次成册者也”可知此本册页便是齐白石首本工笔册页册;其早期书法又多出白石老人学金农之书,其珍稀性自不待言。
众所周知,花卉草虫是齐白石的“绝活”,其表现方法包括工、写和兼工带写三种。在一幅作品里,以工笔画虫,粗笔写花草,是齐白石的创格,一般称之为“工虫花卉”。
枫叶寒蝉 设色纸本 20年代作
牵牛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寒塘芦鸭 立轴 设色纸本
借山桃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款识:安得赶山鞭在手,一家草木过黄河。此借山桃花连年为兵所扰,因有是句。辛酉冬十一月,中华齐璜白石老人。
齐白石画桃花极为罕见,此幅画于1921年,色彩淡雅,看似细给轻柔,但“借山桃花”联么著“连年为兵所扰”的家乡,借画右题识,表露出画家意在画外的情感。此幅署款为“中华齐璜白石老人”,在齐白石画作中相当少见,应是画家当年售予日本人的画作。
朱竹 镜框 朱砂纸本 1923年作
夹竹桃 立轴 设色纸本
花卉四屏 (5712万元,2010年6月翰海春拍)
四条屏每幅约3.2平尺,分别是蝴蝶兰、谷子、丝瓜、枫叶。
九芳册 册页 1923年作 (481.6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
荷塘双鸭
毛栗图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葫 芦 设色纸本 (1127万元,2013年5月中国嘉德)
大寿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海棠蝴蝶 立轴 纸本 1927年作
群芳争艳图 横幅 1928年作
原藏炎黄艺术馆艺术中心(726万元,2005年5月北京荣宝)
这幅《群芳争艳图》,有“启明夫人清属,齐璜”款,曾收入《齐白石全集》第3集,是齐白石极少数大横幅作品之一,从笔墨风格看,约作於30年代。此图画春天之花,繁盛、浓郁、鲜艳,洋溢著春日的朝气与芬芳。齐白石的作品通常以简洁为特色,此图却以繁盛,十分饱满,颇为少见。此图的另一特点是气势恢宏。
所画梅、藤、辛夷、牡丹、牵牛,皆从画外伸进画面,四边都被占满了,使观者感觉画外有画,树外有树,花外有花。白石老人是构图的高手,这一构图是独具匠心的。此图的第三个特点是极好地处理了笔墨与设色的关系,墨色和谐,刚柔相济。笔墨画的枝干雄健有力,色彩画的花朵鲜嫩娇艳,墨与色、力与美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非大手笔,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松风图 立轴 1930年作 (280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
款识:不破仓壁亦不害苗,一岭松风独自居高。白石山翁并题。伊藤仁弟清属。庚午,齐璜。铃印:木人、白石翁。
布满松鳞的粗壮树干,从画面底部几乎垂直地向上伸展,在接近顶部时才向右伸出画面。树干顶端,一只松鼠正俯身向下。全作松干、松枝用淡墨,浓墨与重墨画出的松鼠,登时凸显出来。醒目的松鼠,尾巴向画面右侧弯曲,与画面右端的行书题款、下方细如毫发又挺拔多姿的马尾松针,在动势与墨色上遥相呼应,令画面的方圆、虚实、疏密、上下诸关系,奇崛而又自然,见出画家独运的匠心。
花卉草虫册 册页 1935年作 (728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
鼠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桃花小鸡 立轴 设色纸本
齐白石曾说“余画小鸡廿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此幅《桃花小鸡》中,毛茸茸的、各具情态的三只小鸡,在桃花树下,一只低首觅食,一只抬头前望,像寻找什么,又似沉思,另一只探头前走。它们造型准确生动,活泼可爱。
齐白石用水墨圆点小鸡的笔法,突出毛绒的质感。桃花则采用没骨画法,以色点花瓣,画面率意散淡。桃干不虬且直,骨气傲然。墨色浓淡结合,花瓣色彩鲜亮,片片用心点染,足见齐白石深厚功力。画面生活气息浓厚,可见画家对生活场景高度概括和提炼,充分体现出白石老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
喜从天降 立轴 绢本 1936年作
齐白石画的昆虫
齐白石可以算是中国绘画史上为草虫“写照”最多的画家,种类多达百余种,除了蝴蝶、蜻蜒、蝈蝈、蚱蜢、螳螂、蟋蟀、蝗虫、蝉、蜜蜂、纺织娘、飞蛾、蚕等昆虫以外,连蟑螂、臭虫、苍蝇等为人厌恶的品种,在其笔下也有呈现。齐白石的不“欺世”,表现为真正雅俗共赏的自觉意识,故而其作品至今仍能赢得人们普遍的尊敬和喜爱。
白石老人说,画虫“既要工,又要写,最难把握”,“粗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又说:“凡画虫,工而不似乃荒谬匠家之作,不工而似,名手作也。”面对老人笔下这些千姿百态的草虫,我们不得不佩服他极为细致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贝叶草虫 立轴 设色纸本 1942年作
紫藤蜜蜂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柳荫骏马 立轴 1946年作
喜上眉梢 立轴 1948年作
牵牛蜻蜒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荷花鸳鸯 立轴 设色纸本
齐白石画荷很多,几乎各时期都有作品留传。此种近景荷,直接描绘荷叶、荷梗、荷花,穿插两只鸳鸯,是从古代的折枝花传统发展而来,明清以来大写意画家如青藤、八大、吴昌硕等都沿用此法。红荷并蒂而生,颜色浓艳大胆,荷叶墨色苍润,浓淡变化而富有节奏感,红花墨叶,色彩对比强烈,给予强烈的视觉冲击。荷叶下一对鸳鸯相伴而游,憨态可掬,用色鲜明艳丽,动静间遥相呼应,信笔所至使满幅画卷充溢着一种盎然生机。用荷花和鸳鸯寓意百年好合,并蒂莲里,富于意义,充满了深情地祝愿。
花卉草虫 四屏
《花卉草虫》是一组独具匠心的镜面四屏。是老人艺术表现力的全面展现。这套镜面作品的题材包括:虾、雏鸡、海棠和葡萄。其中虾和雏鸡无点景,却宛如虾戏浅水,雏见田间,成组结群,经营得当。虾、雏鸡精彩神妙,为世人公认齐先生“二绝”。而读海棠一面,阔叶垂香下停有一只兼工带写的蟋蟀,顿时清香沁脾、虫鸣幽然,画面充分调动了我们的通感,便觉画面气息已声、色、味充盈而灵动。至松鼠葡萄图,更是惹人喜爱,老画家定格了一只刚从葡萄藤上摘下果实的小松鼠。它机敏地用尾巴保持住身体的平衡,可能下一个动作它将要跳出画面,觅一处僻静,独享甜美,小动物生活的富足也让人觉得惬意。这四条屏是一套难能可贵的组合。白石老人似是信手拈来,但他对画与画之间的关系仍布置有心:四景皆发生在春夏之际,并且此组是其条屏系列中用色较多的组合,暗合了季节的生命活力,也使整组作品具有更高的观赏性。
扫一扫,掌握最权威最及时的信息动态